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教育系統實施“奮進之筆”,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的重要一年♦︎。在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背景下,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等會議精神🙍🏼♂️,4月17日上午,學校隆重召開2019年教育思想大討論啟動會🕣,正式吹響主題為“堅持‘以本為本’育時代新人🧔🏼♀️,打造健康‘金課’築質量文化”的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的號角。无极3平台書記鄭沈芳🌍,无极3平台副書記、校長黃鋼🚵,副校長唐紅梅,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部)🫏、附屬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特別邀請了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王維民教授講授前來講座⛹️♀️。唐紅梅副校長主持會議😓。
立足教育發展新形勢,統一教育教學新共識
會議伊始,黃鋼校長指出本年度教育思想大討論以“深化內涵👨🏭、對標補缺、扶優助強、提質增效”為主基調,對接《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指標》、學士學位授權審核評估🧑🏿🍳🧑💼、本科專業達標評估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等標準🍋,結合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和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目標,深入分析學校本科教育發展現狀,通過討論思想、賦能增能;通過討論問題、尋求對策;通過討論方法、提質增效🧑🏼🏭🧚♀️。進一步更新觀念、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逐漸形成具有健康特色的應用型大學教育的新理念🛌🏼、新計劃、新舉措、新路徑。為此,他對本年度教育思想大討論提出三點要求:第一🎹,教師理念要與健康新工科、智能新醫科同頻共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主動適應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要求𓀎🤵🏽,主動適應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征的新經濟變化。第二,教學質量要與一流本科標準實質等效👶🏻。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已進入提高質量的升級期、變軌超車的機遇期🧳、改革創新的攻堅期👩🎓、激烈競爭的優化淘汰期。我們要樹立教育質量意識🛌,真正認識到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一流本科教育是使命擔當,一流專業建設是時代召喚,一流課程建設是創新之基♕🖌。第三,人才培養模式要真正實現“和而不同”⛹🏿🕵🏼。“和”是人才培養的方向要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不同”是人才培養的特色上🧯,要根據上海高校“二維”分類管理體系對特色性應用技術型院校的建設要求🆎,尋求學校人才培養的特色性的突破和優勢性的發展,真正實現“育人為同,特色為優”🪼。黃校長強調在未來的發展中學校將繼續根據國家和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的總體部署,以教學評估為載體🧒🏽,立足新起點🥖,總結新經驗,著眼新征程🦷,謀劃新篇章,聚焦新要求𓀁,落實新任務,紮根中國大地👨🦼、聚焦一流目標➞,聚力內涵發展📥,不畏艱難,砥礪奮進,將无极3平台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的應用型醫學院校而不懈努力奮鬥🧔🏻♀️🤷♀️。
堅定立德樹人為根本,成立課程思政督導組
本科教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為有效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學校成立了一支由校外思政專家組成的督導小組,以評價指標為觀測點🫶,開展全程跟蹤評價✶,形成“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會上🧒,鄭沈芳書記宣讀了第一屆校級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督導小組專家名單,並指出學校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教黨〔2017〕62號)的精神📯,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改革建設工作👨🏻🦯,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課程思政工作水平🥡,推動綜合素養課程和專業課程與思政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切實保障學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質量,使全校教師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使學生真正實現學以近德🚣🏻♂️、學以立德。隨後👮🏼,鄭沈芳書記為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督導小組原海軍軍醫大學政治部政治理論教研室教授王健等組員頒發聘書。上海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奚愛茗作為督導代表發言🚅,他表示在即將開展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督導工作中努力做到四點:一是尊重師生、虛心學習、相互借鑒,力求雙贏,二是探究規律、發現特色💂🏿♀️、捕捉亮點🙍♂️、凝練經驗,三是深入一線⛹🏿♀️👌🏼、廣泛調研、系統了解👌🏿、精準把握,四是直面問題、平等探討、傾聽訴求、及時溝通。
回溯醫學教育之歷程,探索特色發展新路徑
本次報告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北京大學醫學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教育雜誌》總編輯王維民教授做了《內求定力,外聯共生——北大醫學👨🏿🌾:從新途徑走向新時代》的講座🗣。他通過介紹國內外醫學教育的發展、現狀,結合新時代國家的要求與期待,回顧北京大學醫學部十年來“新途徑”教育教學改革之路👩🏼🍳👨🏽🦲,深入探討了“醫學教育到底該怎麽辦”這一主題。他認為現在的教學改革需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以勝任力培養為抓手,促進全人教育,同時轉變教育理念,完善管理製度🧛🏼♀️,促進醫學教育的改革與調整🙇🏿。王維民教授的專題報告理論深厚,既闡明了醫學教育具有“知識密集、學科綜合、重視理論🐱🤳🏿、強調實踐”等多重特點與規律☺️,又滲透了“教師教學崗位勝任力”、“跨專業學習”等醫學教育新觀念🧑🏽🎨,最後他還指出新時代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要借力大學資源、打破學院間壁壘、優化調整人事製度⚆,真正做到“以開放的心態👨🏻🌾,隨時應對變化☆,並致力於不斷改革”。報告裏這些立意長遠👩🏽🦲,視野廣闊,內容豐富👷🏼,分析深刻,且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前瞻性的內容,對學校今後正確認識和把握醫學本科教育改革的新動向、新趨勢、新機遇,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2019年教育思想大討論是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學校轉型發展的必經之路🚶🏻♀️。學校將以此次啟動會為契機,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和人才培養這一永恒主題👩🏿🏭👨🦲,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習為主線,以研討為核心🙋🐅、以落實為目標,激勵全體教師能夠以學懂、弄通為基礎,結合學校發展戰略和個人工作實際,以創新的方法👩🏻✈️、奮發的精神,凝心聚力🧜🏿♂️、眾誌成城,下大力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奮力書寫學校本科教育建設新篇章🧑🏻🤝🧑🏻。(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