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整、準確、及時地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組織全院教師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領會報告精神的基礎上,於2022年10月20日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課堂”開展集體備課。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註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的要求👨🏼✈️,此次集體備課的主要教學思想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深”;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邏輯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透”;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歷史邏輯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活”。遵循全面融入和主題式(專題式)融入相結合的原則。在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完整🙊、準確地融入所有思政課教學的同時,針對不同課程的不同教學目標🧼🫱,凝練不同的專題,進行針對性地融入,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兩個行”,即“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麽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𓀚,深刻領會和重點“講深”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邏輯和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進行集體備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室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具體特征、本質要求和戰略安排,深刻領會和重點“講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的歷史階段的實踐邏輯和現實成就進行集體備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新征程擔負的歷史使命,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五史”的歷史視野中,深刻領會和重點“講活”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弘揚偉大建精神、賡續前行🧑🏿🦱、繼往開來的歷史邏輯和寶貴經驗進行集體備課⛏;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法治國家建設的新任務🔶、新目標、新要求,深刻領會和重點“講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需要的強大精神動力支撐和法治體系保障進行集體備課;形勢與政策教研室結合教育部下發的授課要點,精選若幹個主題,對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主題式”精講開展集體備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在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程教學之中進行集體備課。
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各教研室緊緊圍繞主題深入交流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心得體會,並對如何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展開討論。孫玉良院長要求在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黨的十八大精神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黨的“三個歷史決議”等內容把握黨的創新成果👍,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在發展邏輯,理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路徑。金東英書記強調每位教師都要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並把報告精神講深🔙、講透、講活作為自己的責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李留義老師提出“兩個轉化”和“三個講清楚”。“兩個轉化”:一是內容轉化,由文件文本轉化為教學文本🧑🏽🎓👨🏿🌾,把自己所學所知如何呈現給學生👰🏽♂️;二是話語轉化,如何表達給學生讓學生能願意聽,聽得懂☄️。“三個講清楚”:講清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命題提出的來龍去脈;講清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命題的基本內容內涵;講清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行”論斷對大學生的現實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室主任馬小紅老師認為要從歷史的角度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概念,在講授“中國式現代化”時🛑,可以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第四、五、九章中的相關內容聯系起來講,讓學生能從歷史的角度去把握這概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主任羅會德教授認為可以從國際視野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概念,運用歷史法、案例法、比較法等講授方法,及時地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課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史競艷老師認為在理論教學中要把從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歷史發展邏輯和中國共產黨能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寶貴經驗講活,在實踐教學中要結合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主任付卓婧老師認為教學中可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內容,通過引用典型案例作為論證依據👨⚕️,提高教學效果。老師們表示作為思政課教師🧑🏽🎄,要把學習𓀝、研究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把融入教學、踐行初心作為首要責任🩰。
通過集體備課🕵️♀️,學院全體教師又一次認真🤽🏿、系統地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加深了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領會🧿👮♂️,為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明確了方向💇♂️,為高質量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樹立信心🫄🏽🦧。